天方大亮,自由市場人就人潮涌動了。
附近村子的農民都將家里吃不完蔬菜,舍不得吃的雞蛋,山里撿的山貨拿到自由市場上來賣。
住在附近的人也趕著早,來自由市場上買些便宜的菜回去吃。
李書萍推著三輪車走在自由市場里,這里她是很熟的,為了省幾個菜錢,她經常在開市的時候起個大早,步行四十多分鐘到自由市場來買菜。
“牛肉,牛肉,新鮮的牛肉,凌晨剛殺的牛肉。”
聽到叫賣聲,李書萍頓時就被吸引了,豬肉都很少在自由市場上出現(xiàn),更何況是牛肉。
她連忙循聲找了過去,就看見不少人都圍在賣牛肉的板車前。
“這個牛肉怎么賣?”
“九毛錢一斤,不要肉票,絕對新鮮。這是我們大隊的耕牛,從山上摔下來摔斷了兩條腿,獸醫(yī)說沒救了,我們隊為了再買一頭牛,才把牛殺來賣的,都是好肉?!?br/>
不好牛內臟和牛骨頭還有邊角料,都給村里一家都分了一點。
“九毛也太貴了,豬肉供銷社才七毛一斤呢。”
“就是太貴了,少點嘛。”
眾人紛紛抱怨太貴,這么好還不要票的牛肉,可遇而不可求,她們其實也想買些,但是這價格實在是不太實惠。
來賣肉的中年男人應該是隊長,非常堅決地搖著頭說:“不能少,少了我們大隊就買不上新牛了。你們也知道豬肉才七毛一斤,可我們這個不是豬肉是牛肉,而且還不要肉票?!?br/>
見賣牛肉的不愿意少,不少圍在攤子前的人就走了。
還有人繼續(xù)跟賣牛肉的殺價。
“咱們到自由市場來買菜,就是圖個便宜,你這牛肉賣得比供銷社可都還貴,誰會愿意買呀?你適當?shù)纳冱c兒,我們也就一人來上個一兩斤了。”
“就是,你看你到現(xiàn)在都還沒賣出去一斤,賣這么貴沒人買,你還得拉回去,來回折騰也麻煩不是?”
其他人殺價的時候,李書萍就在觀察板車上的牛肉,這塊戳一戳,哪塊摸一摸,然后滿意地點點頭。
很好,是新鮮的好牛肉。
供銷社供應牛肉的時候,雖然是八毛一斤,但肉的品質可沒這個好,而且這還不要票呢,九毛錢一斤是值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