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了田婉兒在身后嘰嘰喳喳,姜菱的耳根子尤為清凈,走起路來都特別的輕快。
半個時辰后,姜菱順利抵達小北鎮(zhèn)。
說實話,挺累的。以姜菱早已習慣出門就有車坐的方便出行生活模式,能夠堅持到現(xiàn)在純粹是因著對全新生活的向往。她可沒想過真的一輩子都窩在姜家村不出門,也沒想過將自己的后半輩子交托給其他人左右和掌/控。既然想要擁有絕對的話語權,首當其沖的就必須得賺到足夠的底氣和資本。
加之姜菱自帶/金/手指,就越發(fā)不可能放棄了。
小北鎮(zhèn)算不得大,卻很是熱鬧。順著嘈雜的商販叫賣聲往里走,姜菱很快就找到了原主往日最愛逛的銀飾鋪。
沒錯,是銀飾鋪。雖然原主每次都打著來鎮(zhèn)上買針線的幌子出門,卻甚少在繡坊逗留。時常都是買了針線就走,一句話都不肯多說。反而是跟繡坊距離半條街的銀飾鋪,成為了令原主流連忘返的去處。
當然,原主手里銀錢有限,哪怕有姜老太太和姜三海貼補,也不可能保證原主肆意/揮/霍,想買什么就買什么。故而原主來這銀飾鋪,更多的是看,而非買。
不過來的次數(shù)多了,原主也混了個臉熟。饒是被銀飾鋪的掌柜看出她并非富貴人家的小姐,卻也因著姣好的容貌頗得幾分禮遇,從不曾遭遇白眼和奚落。
“姜姑娘好些時日沒來了。”見到姜菱,李掌柜笑著打起了招呼。
對這位并不經(jīng)常出手的“熟客”,李掌柜確實沒有覺得不耐煩。主要是姜菱雖然時常只看不買,卻也能真正做到不動手亂摸,更加不會隨意使喚店小二將各樣銀飾逐一拿出供其試戴。比起那些明明無心買卻非要故意拿喬裝腔作勢一番的姑娘,不知道要強上多少。
再者,都是打開門做生意的,姜菱也并非一次都沒出手過,買了就是客人,小單生意亦是銀錢,李掌柜都真心歡迎。甚至偶爾那么幾回店里碰巧有了款式新穎、價錢又并不特別高的銀飾,李掌柜還會特意為姜菱多留幾日。直到確定姜菱買、抑或不買之后,李掌柜再行另做定奪。
“嗯。”沖著李掌柜輕輕點頭,姜菱開始瀏覽起了店鋪里的銀飾。
李掌柜也不介意姜菱的冷淡,很是放心的任由姜菱隨意打量,轉而招待起了店里的其他客人。
“你身上好香,是擦了梅花味的香脂?在哪家鋪子買的?”于曉蓮已經(jīng)在姜菱身邊站了好一會兒了,確定以及肯定她聞到的梅花香味就是姜菱身上帶來的。忍了又忍,還是問出了口。
“是梅花香味,但不是香脂,是香囊。”姜菱不是原主,對這里的銀飾自然一丁點興趣也沒有。可這里能帶給姜菱極大的商業(yè)契機,亦是她首先的顧客/發(fā)/源地。
一邊說著,姜菱就拿出了早有準備的香囊,遞給了于曉蓮。
于曉蓮本就偏好香味,剛剛站的離姜菱近了一些就覺得很是好聞。此刻手里拿著姜菱遞過來的香囊,梅花的香味甚是濃/郁,她就更加喜歡了。
愛不釋手的聞了又聞,于曉蓮好奇的問道:“這香囊是在哪里買的?小北鎮(zhèn)好像沒有,郡山縣也沒看到過?!?br/>
郡山縣?這位衣著不俗的小姐果然頗有來頭。心下有了定論,姜菱臉上的笑容深了深:“不是外面買的,是我自己做的?!?br/>
“你做的?”于曉蓮出身不凡,對于香囊上的精致繡工并無太大興趣,唯獨就被這從未聞過的濃/郁/梅花香給吸引住了。本以為姜菱是從別處買的,不曾想居然是姜菱自己做的,不免有些不可思議。
“是。我特意去山上采摘的新鮮梅花?!痹饕灿袔讉€香囊,姜菱仔細聞過。是摻雜了香粉的味道,雖然也香,卻少了本質的清新。這也是姜菱最大的金/手/指,別人搶不走,也學不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