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說縣令大人,你們已經(jīng)找了多半天,實(shí)在不行就算了吧?”
縣衙內(nèi),一個精瘦如猴的青年搖頭嘆息,張嘴接過婢女奉上的新鮮葡萄,嘀咕道:
“唉,大頌這治安著實(shí)不可靠,我才來住了一晚就丟東西了,若傳揚(yáng)出去,以后誰還敢來…”
“公子請勿著急!”
坐在側(cè)面的縣令擦擦臉頰的汗水,陪著笑臉打包票:“下官已發(fā)動所有差役去找了,今天入夜之前,必定給公子一個交代!”
交談片刻,縣令見對方跟三個婢女有說有笑、越貼越近,他很識相地起身告辭。
出了門,臉上的諂媚轉(zhuǎn)瞬變?yōu)閲?yán)肅,找來師爺沉聲問:“東西還沒找到?你們是干什么吃的!”
師爺苦著臉躬身回答:“大人,連少爺、小姐們都去幫忙找了,人手就這么多呀,想快也快不了…”
“再去找人!”
縣令一甩袖子:“召集農(nóng)民、商販、工匠,停下手頭的一切事情,務(wù)必要在傍晚前把東西找到!”
“這…”
師爺聽得一怔,他側(cè)過臉望向堂內(nèi),那精瘦青年已和三個婢女扭作一團(tuán),再看看上方懸掛的“正大光明”匾額,場面顯得格外滑稽。
師爺壓低聲音勸道:“大人,那只是個彈丸小邦的無名之輩,丟了件不值錢的小玩意兒罷了,犯得著咱們?nèi)莿訂T起來幫他找么?”
啪!
縣令一巴掌扇在師爺臉上,豎眉斥責(zé):“來者皆是客!若此事不處理妥當(dāng),讓外邦如何評價本縣?如何評價大頌?本官可不想為此丟了烏紗帽!”
“是、是…小人這就去傳令…”
師爺捂著臉告退。
隨后,便是王輝在半空看見的那一幕。
數(shù)千人對縣城展開地毯式搜索,最終總算在青樓的一張床底下翻出了那精瘦青年丟的東西,一枚普普通通的玉佩,是昨夜他在這兒借宿時不慎丟下的。
由于不是法寶,材質(zhì)也很差,靈氣含量甚至不如青樓的被褥,導(dǎo)致沒被人第一時間發(fā)現(xiàn)。